- 俱有依
- 又作俱有所依、 增上緣依。 指與心、 心所同時具有, 而為其所依之法。 《成唯識論》卷四載, 五識之俱有所依有四種, 即五色根與第六、 七、 八等三識。 論中舉出護法、 難陀、 安慧、 淨月等四師之異說, 以廣釋‘所依’之義, 而以護法之說為正義, 辨‘依’與‘所依’之区別, 說明‘依’之義廣通於一切法, 而‘所依’唯限於內六處, 其理由有四義: 一、 決定之義, 二、 有境之義, 三、 為主之義, 四、 令心、 心所取自所緣。 具足以上四義者, 唯五根與第六、 七、 八等三識, 故為心、 心所法之俱有依。 若以能依之心來分別, 前五識之俱有依有四種, 第六識有兩種, 第七、 第八識各有一種俱有依。 前五識四種俱有依為: 一、 同境依, 又作順取依, 即五根;根與識乃同取現在之境而生, 故稱同境依。 二、 分別依, 即第六識;前五識生起時意識亦必生起, 前五識無分別, 而意識有分別, 故稱分別依。 蓋五同緣之識無分別, 第六識原為尋伺相應之識能取境故, 又能令五識明了取境, 故稱明了依。 三、 染淨依, 即第七識;前諸識無染淨之別, 染淨分位依第七識而成, 故又稱分位依。 四、 根本依, 即第八識;為諸識所依以生起之根本, 故稱根本依。 以上四依中, 唯前五識之不共依為同境依, 即五色根, 其余三者為諸識之共依。 見《成唯識論述記》卷七。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